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赚不到钱的酒店机器人该何去何从?出路解析

现状:酒店机器人为何”赔本赚吆喝”? 酒店机器人曾被视为酒店业的”未来员工…

现状:酒店机器人为何”赔本赚吆喝”?

酒店机器人曾被视为酒店业的”未来员工”,如今却陷入”赚不到钱”的困境。数据显示,国内连锁酒店机器人渗透率已超40%,龙头企业云迹科技单日在线机器人数量高达3.6万台,但三年累计亏损却超过8亿元。看似风光的高渗透率背后,是技术瓶颈、同质化竞争、场景单一等多重难题。这些”赚不到钱的酒店机器人”究竟该何去何从?

亏损根源:三大致命伤

1. 技术不够硬,效率不如人

理想中,机器人应该24小时高效职业,但现实很骨感:机器人送物品速度只有人类的30%-50%。日本一家酒店曾因机器人铺床要30分钟(人工只需5分钟)而撤掉它们。更尴尬的是,机器人常卡在电梯口、迷路在走廊,维修成本反而增加了酒店负担。

2. 价格战打到”骨折”

为了抢市场,厂商们疯狂降价。云迹科技的主力机型三年降价43%,高质量机型更是一年暴跌60%。结局呢?卖得越多亏得越狠,2024年毛利1亿元,但研发和营销开支高达1.7亿元,典型的”用爱发电”。

3. 只会干酒店活,路子太窄

95%的收入依赖酒店行业,就像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。当酒店业收缩预算时,机器人企业立刻”断粮”。更糟的是,现有机器人很难融入酒店管理体系,成了孤立无援的”电子吉祥物”。

破局之道:三条活路

1. 技术升级:从”人工智障”到真智能

现在的机器人大多只能送送牙刷、毛巾,未来必须学会更多技能。比如:

– 解决导航卡顿难题,别再让客人等半小时拿瓶水

– 增加清洁、接待等复合功能,真正替代人力

– 像擎朗XMAN-R1那样,实现多任务协同操作

2. 跳出酒店圈,寻找新场景

医院送药、商场导购、养老院陪护——这些领域人力成本更高,需求更迫切。海外市场也是机会,欧美人工费是国内的3-5倍,但要注意本土化设计(比如日本人喜欢”萌系”机器人)。

3. 换种方式赚钱:不卖硬件卖服务

尝试”机器人租赁”模式(RaaS),让酒店按使用次数付费,降低采购门槛。更聪明的是利用服务数据训练AI模型,未来可以卖智能解决方案,而不仅是铁皮盒子。

未来:黎明前的黑暗?

短期内,酒店机器人行业可能还要”熬”一阵子。但长期看,随着技术成熟和场景拓展,”赚不到钱”的困局有望打破。对于从业者来说,现在要做的不是继续打价格战,而是:

– 死磕核心技术,做出不可替代性

– 像擎朗合作英伟达那样,抱紧技术大腿

– 把数据变成新资产,开辟第二增长曲线

酒店机器人不该只是”科技噱头”,而要成为真正能创新价格的商业产品。这条路虽然难走,但闯过去了,就是一片新天地。

版权声明
返回顶部